政府工作报告定调平稳积极 楼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放松
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房地产领域,指出要“稳定住房消费”,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;与此同时,将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。对此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定调相对平稳和积极,是近年来针对房地产市场少有的“暖风”,2015年楼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放松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稳定住房消费;坚持分类指导,因地施策,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这再一次明确了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分类指导、因地施策,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,全国“一刀切”的楼市调控政策今后将难以看到。由此,部分楼市库存量较大、市场低迷的城市,实施地方性的楼市提振措施或将拥有更大空间。
在提法上,同2013年相比,去掉了“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”的表述,将“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”调整为“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”,同时将“稳定住房消费”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。可以预见,2015年,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稳定住房消费需求提供支持,将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,“支持改善型需求”的提法在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,这预示着二套房贷或将有放松的可能。
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,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,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。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,给予住房救助。这是继2014年底住建部开始推广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新模式后,本届政府**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将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。该举措既着眼于住房保障,同时也兼顾了目前市场库存量巨大的现实。此外,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,也会对目前商品房去库存起到积极作用,不论是将存量商品房转化为安置房源,还是货币补贴转化为商品房市场上的购买力,都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。
房地产业界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的楼市政策风向普遍看好。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在整体经济下滑明显的情况下,房地产的作用将会比2014年更重要,信贷、限购、税收等多个政策领域都存在继续放松的空间。
申万宏源地产分析师陈天诚则表示,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仍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,今年楼市政策环境将更加宽松和市场化,去行政化之后的房地产市场在产品、金融、售后服务环节将有更多创新值得期待。
众代表热议"楼市限购令" 应尽早退出历史舞台
一方面有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,另一方面又“误伤”了大量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。随着房价上涨势头放缓甚至下行,限购到底还能发挥多大作用,是否应当全面予以取消?两会代表委员对此展开热议。
放开限购不会影响房价
“从目前情况看,限不限购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。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可以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,那么限购就不是**选择,完全可以放开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说。
以北京为代表的这一轮限购已实施近5年,*多的时候,全国有50多个城市加入限购行列,具体做法基本都是限制家庭购房套数和外地人购房。然而,截至目前,除了北上广深和三亚,全国大中城市基本都已经放开限购,一些银行对二套房贷首付也调低至三成。
“主要原因是调控效果已经显现,供求关系也趋于稳定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,“房地产经过一年多的调整,市场基本恢复均衡,放开限购不会对房价造成太大影响。”
全国人大代表,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经理朱良玉对此也颇有感慨:“基于一线城市房价过高、一度投资投机旺盛的情况,限购也是权益之计,短期内是否放开应谨慎考虑。但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不断完善,限购应该尽早退出历史舞台。
取消限购并非政府“救市”
2015年打算购买婚房的北京市民张小姐对取消限购很担忧,她觉得这是政府出手“救市”“托市”,甚至有意“哄抬”房价。对此,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,取消限购和房价调控并不矛盾。适时取消限购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公平权益,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好发展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大连市工商联主席马世侠表示,取消限购不是为了“救市”,更何况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度调整,很难发挥“救”的作用。
“限购只是调控手段,不是调控目的。控制房价,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举例,惠州就一直没有实行限购政策,而是通过保证土地供给、发挥房地产协会作用等,让房价处在合理区间。
蔡继明也认为,调整房价,关键不在限购,政府在许多方面大有可为的空间。例如可以在土地出让时,就向公众和开发商限定它是用于自住房建设,5至10年不许转让出售,那么开发商就不会拍出“天价地王”,投资投机的人也不会买这里的房子,房价自然就下降了。
在全国政协委员、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看来,限购不是调控楼市的**手段,也不是解决城市承载难题的魔杖。市场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市场,伴随不动产登记的实施和相关税收调节,每个人的合理购房需求有可能得到满足,楼市也是可以健康发展的。
限制投机“炒房”是关键
取消限购之后怎么办?多位代表委员建议,通过提高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进行调节,防止“囤房”“炒房”,是遏制高房价过快上涨的关键。
蔡继明表示,一个正常的房地产市场,就不应该限购,而是各种购房需求可以得到满足。***也好,买多套商品房也好,都可以实现。政府的作用就是当市场失灵时进行调控。一方面是保障**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,实现居者有其屋,比如动用公共资源兴建大量廉价保障房。另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高收入阶层的购房 需求进行调节,防止过度投资投机,比如在提高多套住房购买者的契税、所得税等等。管住了高低两头,中间的就不会出什么问题。
“在美国***很便宜,但是很难实现低买高卖,原因就是卖的时候税特别高。中国人想去‘炒房’价格都炒不起来。”蔡继明说。
马世侠也表示,不能靠单一政策来调控房地产,得“两条腿走路”。要让市场的归市场,使有钱人能够买豪宅、购别墅,再用其中抽取的高额税来大力发展公租房、保障房等。